 | chigalin 於 12/17/2009 1:25:05 PM 發表 
今日(12/17)上午,林鴻池委員在衛環委員會,審查「ECFA引發結構性失業之影響」專案報告的場合,向經濟部次長黃重球、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提出質詢,要求政府相關單位作ECFA的宣導,必須以「庶民語言」、「生動比喻」向工會幹部、民眾說明,讓大家「有聽」也「有懂」。 林委員表示,ECFA的簽訂是因應東協加N的大環境,非簽不可,但是民眾對ECFA「是圓是扁」都搞不清楚,幾份民調都顯示,高達6、7成民眾不了解ECFA內涵;政府部門很辛苦舉辦宣導,效果卻不佳,像勞委會昨天在台北縣向工會幹部的說明會為例,大家聽的霧煞煞,有聽沒有懂。 針對這現象,林委員進一步表示,沒有以「庶民語言」、「生動比喻」來說明是關鍵所在。舉例來說,ECFA的簽定,攸關進出口商品「課稅」與否,就好比田徑選手,一個穿釘鞋、一個鐵鞋在比賽;就好比游泳選手,一個穿泳裝,一個穿襯衫在比賽,有立足點的不均等。 簽訂ECFA一定有優劣影響,就像病患接受化療,延續生命,但有掉髮、嘔吐等副作用,我們不可以因這些副作用,就放棄化療,因小失大。 以這樣的比喻,民眾才比較容易接受與吸收。林委員要求,相關部會的宣導一定要注意「庶民語言」的使用。
回應林委員您好:
在此真誠得告知您與貴黨主席,對於兩岸議題不管是ECFA或其他事宜,站在ㄧ國元首總統的至高點上實不宜發表過多讓ㄧ般老百姓認為是偏中或ㄧ統的想法,讓民進黨藉此發揮,政策可由行政院各部會首長宣示發表,也可由立院系統輔助說明,若每每都由總統親自宣達,莫怪乎中南部民眾或宜花東民眾老是覺得馬總統可能傾中親中未來台灣可能會像民黨所說被賣掉,請你們多想想ㄧ般小老百姓的思維吧~
鳳廚 於 12/17/2009 3:49:15 PM 回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