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 國民黨高層總統之路系列( 三) 阮大正
李煥誤中拖刀計 望斷巔峰路 1853
中華民國六十四(1975)年蔣中正在總統任因病逝世,副總統嚴家淦宣誓就任總統。民國七十七(1988)年蔣經國總統病逝,由副總統李登輝繼任總統。
美國總統甘迺迪在1963年被剌身亡,副總統詹森繼任總統。1974年,尼克遜因水門案下台,副總統福特繼位。
因而副總統一職就成了許多有志於總統職位所欲爭取。
李煥–湖北漢口人,1916年生,畢業於復旦大學及中央大學,留美,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曾任瀋陽日報社長,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主任,中國國民黨臺灣省黨部主委,中央黨部組工會主任,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國立中山大學創校第一任校長,教育部長,中國國民黨祕書長,行政院院長等職。其夫人潘香凝女士為第一屈國民大會代表。
先瞭解李煥的經後,對這位一生長於人事佈局的謙沖政治家,在人生登上巔峰最重要的一刻,卻誤中李登輝的拖刀計,坐失副總統寶座,真有一種當「穩忍、誠信」哲學遇上奸詐無信政客,也只有徒喚奈何的感覺。
話說當正副總統還是由第一屈國民大會代表投票選出時,各方看好李煥在國民黨內的聲望,應是唯一足以出任副總統職務,在各路人馬頻頻探問其意願之際,李煥卻似老僧入定,靜坐行政院長辨公室,遲未作明或暗的表態和拜託。
原來李登輝告訴李煥,未來副總統姓李,並囑李煥自行擬定五位可接任行政院長職務人選名單,且要稍安勿燥,以免節外生枝,於是李煥每日在行政院長辦公室中處理政務,靜候李登輝關懷的眼神。等到的結果是–在國民黨全國代表會中,李登輝所提名副總統侯選人是姓李,但不是李煥,而是沒有聲音的總統府祕書長李元簇﹝曾任教育部長,法務部長﹞,跌破政壇人士,媒體和社會大眾的眼鏡。這也是李登輝向每位國大代表登門拜票時,吃了潘香凝代表﹝李煥夫人﹞閉門羹的原因。
以李煥當時的聲望和人脈,在國民黨全會中可輕鬆獲得出席代表通過為副總統候選人之提名,同時也能得到絕對多數的國大代表支持,得票數或將超越李登輝選總統的得票數。﹝正副總統分在上下午投開票﹞自非李登輝所樂見。況且李煥曾對臺籍政治精英全力培植與協助,甚至為「黨外許信良當選中壢縣長」事件丟官,從國民黨組工會主任職務,一下掉入政治冰窟中,遠赴高雄辦學,在日夜看海的日子中沉潛多年,才能復出。無論在朝或在野時,李煥對培植臺灣本土青年菁英,始終如一,在「黨外人士」【民進黨成立前,對國民黨有異議者之通稱】中聲望甚隆,是故迄今本省籍政治人物,無人曾有片言隻字加以責備,這是國民黨中除孫運璿外無人可比擬者,亦是李登輝所忌諱者。
再說李登輝一計得逞再用一計,找來郝伯村說:「我有意要你做行政院長,只是李煥不願依我指示推荐你」並將李煥手寫名單交與郝伯村為証,離間計又得逞,從此國民黨高層人士心結漸深,終至失和,削弱牽制李登輝力量,只能被李登輝個別擊潰,埋下失去政權的引線,使百年老黨日薄黃昏,再造維艱。
李煥末列入郝伯村,因既末奉李登輝指示,也因當時政治上情勢,建議軍人出任行政院長,實非相宜。
雖然郝伯村破例由國防部長升行政院,但也卸下軍職交出軍權,使李登輝得以放手操弄軍中人事【郝伯村從行政院長缷任後,未能恢復上將軍銜,到連戰任副總統才設法為之恢復】。
李煥誤中拖刀計,大意失荊州和接而來的郝伯村中了離間計,這些真實情節可從當時擔任李煥機要祕書的徐新生兄,朱德湘兄處得到証實,他們目前都健在。
知情者對李登輝的老謀深算,城府之深,莫不驚駭!難怪香港媒體同業有人說:『李登輝貌似劉備、奸比曹操』。也有熟讀【三國】的人說:『曹操比李登輝厚道得多,李登輝為人處事只能與董卓相比而己』。
不論是比董卓或曹操,從李登輝的拖刀、離計連環計都成功,不愧是政治權謀高手。宋楚瑜又焉能與之相比,自然就免不了「兔死狗烹」的命運!
李登輝在副總統人選上倒是仿照蔣經國模式,一任換人,以免副總統聲望高於總統,讓總統末代任期,提早跛腳。
中華民國第六任總統蔣經國的副總統是謝東閔〔中華民國67年5月至73年5月,依當時憲法規定,總統與副總統任期是六年,後經修憲,改為四年〕,第七任時蔣經國的副總統是李登輝,民國77〔公元1988〕年1月,蔣經國病逝,副總統李登輝繼任為總統至79〔公元1990〕年5月20日止。
自民國79〔1990〕年5月20日起,李登輝以第八任總統當選人身份宣誓就職,其副總統為李元簇。民國85年5月李登輝連任為第九任總統,副總統為連戰。
李煥在行政院長任內坐等機會開大門,卻望斷邁向巔峰之路,交卸政院長職務後,淡出政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