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igalin 於 2/23/2009 2:14:45 PM 發表 98.02.20行政院施政總質詢的場合,林鴻池委員針對政府「三挺政策」向劉兆玄院長提出質詢。林委員認為,三挺政策缺乏社會正義,政府在預算來源、金額比例都傾斜企業、銀行,沒有認真照顧勞工。劉院長同意往後政策規劃會納入林委員提出的觀點。 林委員表示,政府「三挺政策」,即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在整個過程中,政府對於企業的紓困金額高達1兆218億元,但是對於全民的紓困約只有1,785億元,其中還包括工作所得補助方案、消費券方案、促進就業方案及勞工紓困貸款等,而勞工部分僅有412億元。以比例而言,企業比全民是6:1,企業比勞工則是25:1。再說,紓困勞工的財源,都是勞保基金、就保基金支出,相對的,紓困企業都是政府挺銀行的預算,有失公平。 林委員也了解,目前在經費總數上是不夠的,政府也不是不應該照顧企業,因為企業經營得好,勞工就會受到照顧,但是政府在規劃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是否符合社會正義的原則。 劉院長同意,政府三挺政策會多從社會正義的角度做調整,盡量貼近全民利益,符合廣大勞工的福利。
回應台灣專利審查制度評審的專業素質與制度的不完善讓我們這些生活在台灣的小企業憂心台灣的勞工的未來,舉例說,這幾年台灣在發明專利的核准案件,可用浮濫來形容,一些大企業,挾其龐大資金和人力,提出很多發明專利申請,然而這些所謂的"發明"若能走出國際我們尚能為其喝采,但事實上確有非常多之"發明"並非真有原創性技術與進步性,在台灣被核發"發明"獲20年之保護,但該"發明"在國際上是很難被認定,這造成未來一些小企業,原本習用的技術在台灣生產製造都會出現爭議,該問題對未來台灣製造業的影響絕不止是一兩年,,鼓勵企業技術提升並給其該有的保障是合理與必要,但是企業利用不完善的製度與不專業的評審製度輕易的獲取專利保護這不是國家與人民之福,在專利案件的審查製度與核准件數希望委員能就此問題深入了解與導正,謝謝! Eric 於 9/3/2009 9:36:03 AM 回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