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sieh 於 8/26/2009 4:27:09 PM 發表 中壢酸雨佔 80 % 發生率冠全台 與台北、宜蘭同列重度區 朱立倫不排除勒令汙染工廠停工? 【摘自聯合報/記者胡若梅/桃園報導/2002.07.16】 環保署最近訂出酸雨區五級分類標準,桃園縣中壢地區與台北、宜蘭同列為「重度酸雨區」,中壢酸雨發生率居首,縣長朱立倫表示,酸雨影響層面頗大,若因發展工業而影響環境品質,縣府不惜勒令汙染工廠停工。 環保署環境檢驗所自去年四月至十二月在全台設立十二處酸雨檢測站,結果發現台灣北部和東北部是酸雨問題最嚴重地區,環保署以酸雨發生率及酸雨酸度年平均值訂出酸雨區五級分類標準,中壢和台北、宜蘭共列「重度酸雨區」,而中壢的酸雨發生率更居全台之冠,高達百分之八十,也就是每十次下雨就有八次是酸鹼值(PH值)在五以下的酸雨,比起全台平均值百分之四十高出一倍。 針對環保署這項調查,縣長朱立倫表示,酸雨可能會造成建築物、河川湖泊的酸化現象,也可能改變土質,影響農作物生長,甚至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影響範圍大,因此,雖然縣府全面發展工業,但若工業發展影響了環境品質,縣府不惜對汙染工廠勒令停工,希望發展工業兼顧環保的雙贏局面。 縣議員謝彰文昨天特別到環保局調閱酸雨相關資料,並了解環保局對酸雨的防制工作,提醒環保單位對工廠、焚化廠等固定汙染源加強監測追蹤。 環保局副局長蔡宗烈及技正周鴻文表示,環保局自八十九年即委託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桃園酸雨,今年展開另一階段研究,中大在期中報告指出,桃園是台灣地區酸雨最嚴重區域,酸鹼值長期平均在四點五。 另外,桃園地區酸雨「貢獻」來源,桃園縣內及鄰近縣市汙染源加起來總和與來自大陸的長程輸送汙染源相等,即使桃園縣固定汙染源減了量,大陸地區長程傳送的硫酸鹽也抵銷了縣內減量部分,中大提醒,這是未來應持續注意之處。 【2002-07-16/聯合報/20版/桃園綜合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