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sieh 於 8/31/2009 4:50:28 PM 發表 工程瑕疵多 人行道難行【摘自聯合報/記者余學俊/2003.04.17】 石門農田水利會撥款上千萬元,將過嶺支渠平鎮市大昌路段加蓋,並闢紅磚人行道,讓狹窄的大昌路從此人車分道,嘉惠地方,功不可沒。 但這項工程日前完工後,卻惹來居民埋怨,因紅磚道沒有洩水孔,遇雨人行道變「水溝」,加大的清淤箱涵也成了馬路陷阱,包商甚至挖走路旁地底土石,回填外地建築廢棄物,工程缺失很多,為德不卒,至為遺憾。 水利會這項工程品質千瘡百孔,令人不敢恭維,縣政府雖不是經辦單位,為縣民安全和權益卻有監督之責,兩個單位都得設法努力善後,把民怨降至最低,不要等到出事後,再來爭辯責任歸屬。 平鎮市老人會最近建議縣政府補助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每年免費健檢一次,落實老人福利政策。疾病是老人最可怕的敵人之一,定期健檢可以提早發現身體健康狀況,及早對症下藥,絕對是對老人最實惠的福利措施之一。 但縣議員謝彰文發現縣府早在民國八十九年起,即連續兩年各編列三千萬元,為縣內六十五歲以上(共十三萬多)老人作免費健檢,卻出現坊間醫療診所為爭食這塊大餅,不惜以送禮物、派專車接送等手法招攬,甚至以「人頭」以向縣府兌領每人八百元的健檢費。 羊毛出在羊身上,醫療診所花大錢招徠,健檢品質當然就縮水,甚至有老人根本不去健檢,只要「賣人頭」即可領得豐厚禮品,導致後來免費健檢因此中斷。 不過,縣府也不應因噎廢食,只要在制度上設計防弊措施,把錢花在老人身上,立意良善又可落實;醫療單位也得拿出良心,如果只顧賺錢,既犧牲老人福利,又讓政府美意泡湯,也可能吃上官司,相當不值。
【2003-04-17/聯合報/B2版/桃園縣新聞】
回應有熱心服務、無時無刻關心小市民的謝議員,是里民的福氣!有妳真好ㄟ! 秀霞 於 8/31/2009 8:42:09 PM 回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