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sieh 於 8/16/2009 12:29:24 PM 發表 取締交通違規 廿秒開一張罰單 議員指警方為搶績效變「機器戰警」 目測超速及酒精濃度 警局長說將改善? 【摘自聯合報/記者胡若梅/桃園報導/2001.06.09】 桃園縣議員謝彰文昨天指出,警方最近頻在取締交通違規上爭取績效,根據她的統計,警方一月至四月共開出五十一萬零二百卅八張交通違規罰單,平均廿秒開出一張罰單,部分員警為搶績效,變成了「機器戰警」,不是目測超速,就是目測酒精濃度,讓民眾吃足苦頭。 謝彰文昨天以「數字會說話」質疑縣府施政滿意度調查中治安滿意度上升六點五個百分點的結果,因為她發現桃園縣在增加警力後,治安並未轉好反而惡化。 謝彰文以去年一月至九月發生的一般刑案、一般竊案及汽、機車竊案數字,和去年十月至今年四月對比,明顯發現,不論刑案或竊案、汽機車竊案,都大幅增加,破案率卻未隨之提升,民眾因而感受治安越來越不好。 謝彰文分析,警力的破案率所以未隨警力增加而提高,是因為雜務太多,如忙著幫縣府開罰單「賺錢」,警力消耗在找百姓的麻煩,增加百姓痛苦指數。她統計,今年一月至四月,警方共開出五十一萬零二百卅八張交通違規罰單,平均廿秒開出一張罰單;而不可思議的是,桃園的警察似成了裝上電子眼的「機器戰警」,不僅能目測超速,甚至還能目測酒精濃度。 縣警局長侯友宜直呼如果有這種事「太離譜」,會要求員警改善執法態度;不過對治安惡化之說,侯友宜不以為然,他說「數字也會說錯話」,他直指過去九個月的案件與破獲率都有「黑數」,非常不確實;最近幾個月的數字增加只是呈現真實面。 謝彰文表示,民眾最不滿的是,警方對民眾視為切身之痛的竊案已「麻木不仁」,根本不當一回事,桃園縣一天平均有六十輛汽機車失竊,警方不能不重視。 【2001-06-09/聯合報/20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