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sieh 於 10/31/2009 10:20:40 PM 發表 縣議員謝彰文12日質詢中,針對道路翻修頻繁及路面坑洞維修太慢,常造成民眾行車意外與傷害,獲得國賠補償成功率太低,建議延聘專家學者進入桃園縣政府國家賠償事件處理小組,使國賠措施更周全。法制室主任葉火雲答詢時表示同意納入。
謝彰文質詢,桃園縣政最令縣民不滿的除了治安維護就是整頓交通,自92年至94年,整頓交通的不滿意度從51.7%至43.4%,雖然逐年降低,但比率仍高;而不滿交通者不滿意的原因除了塞車嚴重外(42.2%),馬路經常翻修、路不平及路面坑洞維修慢是重要關鍵,兩項合計的不滿意度是33.3%。 謝彰文表示,從內壢中華路到平鎮延平路路面回填很不理想,尤其平鎮市延平路電線電纜已地下化,但路面坑坑洞洞卻很嚴重,不僅走路無法閃躲,開車也有困難,追究原因就是縣府原先規定的「管線同時開挖、同時施工」的做法並未落實。 謝彰文並以94年開挖6247件,平均每天17處馬路被挖掘,而縣府僅抽查300件挖路案件,查出49處不合格,抽檢率4.6%,不合格率僅16.3%,質疑縣府抽查比率太低,未能善盡道路監督之責。 謝彰文說,道路坑洞多、回填慢,最直接受害的就是行人或駕駛人,平鎮市日前就發生因道路挖管線未做標示,僅用鐵塊遮蓋,導致摩托車騎士路過時跌倒手斷,另外也有桃園市民因道路坑洞,車子陷入後被拋物線彈起,造成全身癱瘓,但申請國賠又困難重重。 謝彰文說,國家賠償法自69年公布,70年7月施行,根據法務部的統計至本月8日止,求償總件數高達2萬2128件,其中經各機關與求償人協議達成賠償的共2384件,經司法訴訟後獲得賠償的僅有582件,求償成功率不到一成。而桃園縣自92年至94年申請國賠的有176件,求償成功的僅16件,成功比率不到一成,謝彰文認為國賠比率低主要原因是賠償事件處理小組從召集人至委員全是縣府官員,選手兼裁判所致,她強烈要求縣府應延聘專家、學者進入處理小組,使國賠案件的處理更公平、合理,並建請縣府提供法律諮詢及補助訴訟費,協助申請國賠的民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