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sieh 於 10/31/2009 10:42:17 PM 發表 縣議員謝彰文質詢時,針對環保局稽查態度過於被動質詢提出,依據顯示環保局對列管工廠稽查數,與接獲民眾陳情後才進行稽查件數落差大,處於被動狀態;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龍潭廠、桃園廠、楊梅廠95年在全縣屢遭陳情前十名工廠中排名一、二、四名,縣議員謝彰文認為環保局應對惡性重大的累犯加重罰鍰,環保局長陳嘉興答詢時表示,將採勤查重罰,以達到遏止污染的目的。 謝彰文議員指出,桃園縣登記有案的工廠有10457家,固定污染源的之列管工廠有2896家,自95年6月23日至96年3月22日全縣共稽查 2542件,其中列管場所稽查數為843件,非列管的稽查數1699件。而列管場所稽查843件中,有465件為民眾陳情案件,佔55%;非列管稽查的 1699件中,有1390件為民眾陳情案件,佔82%。謝彰文指出,從數據顯示環保局的稽查動作多半因應民眾陳情,過於消極且被動。 謝彰文並表示,許多工廠常利用星期例假日、晚間、甚至颱風、大雨天候不佳時,排放廢氣,但環保局稽查人員雖以區域做劃分,但週六、週日相關人員竟採輪休制,導致機動性比週一至週五還差。陳嘉興答詢表示,環保局確實存在假日稽查人員不足的問題。 謝彰文認為,人力不足應落實罰鍰催繳,再專款專用,聘請專業稽查人員做好環保工作。但環保局對惡性重大的累犯,罰鍰太低。她表示,95年屢遭陳情排名前十名的公司有中華映管、中油煉油廠、力特光電科技、宇鴻焚化爐、友達光電…等,其中中華映管龍潭廠、桃園廠、楊梅廠居然分列一、二、四名,被陳情的原因主要是空氣惡臭,排放廢水,但龍潭廠空氣陳情的56件中,僅處分3件,桃園廠空氣陳情的17件中也僅處分3件,處分比率太低,造成廠商的僥倖心態。 而罰鍰最重的華映龍潭廠被處分的金額(96年至10月)也僅60萬元,謝彰文認為對資金龐大的上市公司,罰鍰金額太低,根本無法發揮遏阻效果。她建議縣府自訂自治條款,增加罰鍰金額。 陳嘉興表示,就罰鍰部分,環保局仍必須依法行政,他允諾將增加稽查頻率,並在合法額度內加重裁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