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y10896a 於 11/4/2010 11:53:59 AM 發表 2010-11-04╱自由時報╱第A08版╱全頁廣告╱楊久瑩 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成了政府犒賞聽話官員,力行馬政府政策的工具?連評審結果也「肥高官瘦小吏」,讓基層公僕很難出頭?
推動ECFA有功列榜
象徵全國公務員最高榮譽的「九十九年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日前揭曉,將於十二月頒獎,但得獎者中竟出現催討健保債務有功、推動ECFA業務有功的公務員,遭立委批評傑出貢獻獎已成了政府犒賞公務員,力行馬政府政策的酬賞,連向地方政府討債都成了績優表現,且多是主管級的簡任官員得獎,對基層公務員是一大挫折。
立委李俊毅昨引述銓敘部公布的得獎事蹟資料,裡面雖有幾位公務員因為對抗人口販子受肯定,也不乏救難英雄,但令人意外的是,得獎理由竟出現「主辦洽簽ECFA相關業務」、「解決地方政府積欠健保費問題」等…,他質疑這算是對人民的貢獻嗎?政府的問題、政府去收拾,本就是應該的,竟也成了功績一件。
被批犒賞執行政策者
立委呂學樟則批評,銓敘部公布的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都是「模範中的模範」,不過今年得獎職等都非常的高,除獲頒獎座、十萬元獎金、五天公假,還可以優先升官,獎賞相當優厚,但看到的名單都是高階文官為主,基層很少,甚至沒有,評審標準是什麼?根本就是在「肥高官瘦小吏」。
銓敘部長張哲琛強調,公務員不管做什麼,只要在職務上認真執行就值得肯定;由於傑出公務員是從各政府單位推薦而來,須有具體事蹟,高層獲獎機會的確較大,但例年來在得獎名單上,都會留意男女、中央與地方、簡薦委任比例,盡可能做到平均,今年則因為各單位推薦名單中,完全沒有基層委任人員,將來銓敘部會特別提醒各單位,留意拔擢基層公務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