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y10896a 於 10/12/2010 5:52:22 PM 發表 專案質詢
案由:本院呂委員學樟,針對總統夫人呼籲社會各界正視校園霸凌事件乙 事,至表關切。根據 報導,台灣國、高中職校男生遭霸凌的比率達10.3%,比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的國際平均值要高;再依兒福聯盟的調查,有一成左右的小學生,自陳每週至少被同學欺負一次,而逾六成的學童表示在學校曾被同學欺侮,顯見校園霸凌事件的嚴重,凸顯教育部現行校園暴力霸凌事件查察通報處理機制,效果不彰!建請行政院教育部等相關單位應儘速檢討改善並研擬制定反霸凌法,以杜絕校園霸凌現象,給學子優良的學習環境,健全教育及人格發展,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說明: 一、根據研究指出,世界各國校園霸凌現象相當普遍,台灣約有6成國中小學生曾有被霸凌經驗,甚至有一成學生每天都會被同學欺負;同時,國內約有2萬名經常欺負同學的霸凌者,這種情況凸顯教育部現行校園暴力霸凌事件查察通報處理機制,並未達預期效果。 二、經國外學者長期追蹤研究證明,霸凌事件對當事者未來人格發展有持續性的影響;曾是霸凌者的男孩,長大後犯罪率較兒時無霸凌行為者高,需矯治服務比率亦偏高。受凌者則多出現情緒困擾或課業問題,較一般兒童更易傾向孤獨、焦慮、缺乏自信與無安全感,即使是校園霸凌事件的旁觀者,如果沒有適當的輔導,也易有暴力傾向或情緒困擾等問題。 三、再根據教育部統計,民國97年1月至今年8月底止,校園暴力及霸凌事件共有4314件,包括學生對學生、學生對老師、家長對學生、家長對老師,其中以學生對學生最多,有3725件。每個月通報霸凌事件約20、30件,若以季節性區分,10月份比較多,初步分析原因為,剛開學時,學生相互不認識,還不敢亂動,幾個星期後較熟悉,便開始出現「越看越不順眼」的情形,進而出現霸凌。而現正值校園霸凌高峰時期,教育部及相關單位應密切注意,並加強通報處理機制,以維護學生之身心健全發展。 四、建請教育主管機關審慎考量,仿效國外訂定反霸凌法,強制要求校方 及老師必須敏感、積極介入處理霸凌事件,建構完善預防機制與處理流程,積極導正霸凌行為,徹底杜絕校園霸凌現象,還給學生優良的學習環境,使其人格教育健全發展。
|  |